第十三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日期:2014-05-26 17:00:06  浏览量:2126

班级:  社会体育(本科)  班            人数: 

第十三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教学目标:

一、掌握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发生部位、可能机制与判断方法。

二、掌握恢复过程的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与判断方法。

二、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的特点。

教学要点及教学进程:

一、教学要点:

(一) 运动性疲劳

(二)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二、教学进程:

(一)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本章内容纲要和本章学习重点。并对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概括性说明。

(二)采用讲解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结合多媒体图片、图表,利用6学时对运动性疲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进行系统讲解与讨论分析。

(三)对本章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含重点)。

(四)布置本章复习思考题,给出参考书目

教学措施与手段:

一、教师讲授为主,并密切联系体育实践并与学生互动教学;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概述

(一)广义的疲劳

广义的疲劳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混合型疲劳、生理性疲劳等。

(二)运动性疲劳及其分类

1、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运动性力竭:如果运动性疲劳发展到一定程度机体出现衰损时,则称为运动性力竭。

二、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其特点

(一)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1、中枢疲劳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质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

2、外周疲劳

(1)神经—肌肉接点

(2)肌细胞膜

(3)肌质网

(4)线粒体

(二)运动性疲劳的特点

    研究表明,不同时间的全力运动和不同代谢类型的运动项目,疲劳的特点也不相同(表15-1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其技术动作的不断变化是加深疲劳的重要因素。实验证明,习惯性的、自动化程度高的、节奏性强的动作不易疲劳,而要求精力度高度集中以及运动中动作多变的练习,则较易产生疲劳。

在静止用力练习时,中枢神经系统相应中枢持续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以及憋气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三、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

1、能量耗竭学说;2、代谢产物堆积学说;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4、保护性抑制学说;5、突变理论;6、离子代谢紊乱;7、自由基学说;8、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9、中医理论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1、反应时

2、皮肤空间阈;

3、闪光融合频率

(二)生物电测定

1、心电图;2、肌电图;3、脑电图

(三)主观感觉判断(RPE

(四) 疲劳自觉症状

(五)肌力测定

1、背肌力与握力;

2、呼吸肌耐力

(六)生理与生化指标

1、物质能量系统代谢指标  血乳酸、血尿素、血氨、尿蛋白、尿胆原等

2、氧转运指标  HR、Hb

3、内分泌指标  血睾酮、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比值

第二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图13-3

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主要是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第三阶段: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二、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

(一)磷酸原的恢复

磷酸原的恢复很快,在剧烈运动后被消耗的磷酸原在20~30s内合成一半,2~3min可完全恢复。

(二)肌糖原贮备的恢复

在短时间、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后,无论食用普通膳食还是高糖膳食,肌糖原的完全恢复都需要24h,而且在前5h恢复最快。

(三)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四)乳酸再利用

乳酸在工作肌中被继续氧化分解利用占绝大部分。

三、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

(一)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

1、活动性手段;2、整理活动

(二)营养性手段

1、能源物质的合理调配;2、营养物质的补充方法: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三)中医药手段  健脾益气、补肾壮阳或补益气血

(四)睡眠

(五)物理手段  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等。

小结:

1、人体在健身锻炼与竞技运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生理功能要发生反应与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为运动开始时克服生理惰性,运动中建立机体新的平衡,机体运动能力下降,机能调整与恢复,机能水平适应与提高等。

2、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机能变化的一种生理反应,认识和了解其中的规律性特征,有助于科学指导体育教育、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恢复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及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

2、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方法及其应用?

课后作业:查阅资料评价运动性疲劳的常用生理指标的测定与评价方法。

教具

多媒体

授课时间

 

 

 

课后记载

 

 

 

 

 

 

 

 

 

 

 

 

 

 

点击数:2126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