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点:1、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以及稳定状态、运动性疲劳和恢复
过程产生的生理机制。
2、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的生理作用。
一、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各器官、系统所产生一
系列的条件反射性变化。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
1、生理变化:主要是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物
质代谢加强,体温升高。
2、产生的机制:比赛或训练有关的信息不断地刺激,并与肌肉活动
时的生理变化相结合,形成的自然的条件反射。
3、影响因素:主要有运动员的思想、情绪、训练水平、比赛经验,
不同性质和规模的比赛等因素影响。
(二)赛前状态的形式
1、战斗准备状态:机能调节到最佳水平。
2、起赛热症状态:过于兴奋,造成反常现象,影响比赛中的机体工
作能力。
3、起赛冷淡状态:兴奋过低,机体调节不起来,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三)赛前状态的调整
1、起赛热症:降低心理和生理负荷,遵守作息制度,对举行的比赛
正确分析,赛前可采用强度小的按摩手法。
2、起赛冷症:思想上要放在比赛上,做好准备活动,赛前采用强度大
的按摩手法。
二、准备活动
1、目 的:调节赛前状态,缩短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保证机体迅
速投入工作。
2、分 类:分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以及混合性准备活动。
3、生理作用:
(1)提高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
(2)预先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
(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4、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内容,形式,时间,强度以
及与正式比赛的时间间隔是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主要因素。
三、进入工作状态:就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开始阶段,机体工作能力逐
步提高的过程。
(一)产生原因:是由机体的惰性引起的;分为生理上的惰性(主要由
(二)“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是指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如果
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运动器官的要求,往往会感到胸闷,呼吸
困难,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而不协调,精神低
落,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的现象,称为极点。 “极点”产生的
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活动水平与肌肉活动的强度不相称,氧供应不
足是产生“极点”的原因。
2、第二次呼吸:是指出现“极点”以后,依靠意志力和稍减强度继续
运动,不久这种难受感觉就会减轻或消失,呼吸变得均匀自如,
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这种现象称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出
现的原因是内脏活动水平的提高,逐渐适应了肌肉活动的需要,
机体的氧基本得到满足,减少了乳酸的生成,加上部分乳酸得到
消除,从而使机能和技能得到恢复。
四、稳定状态:是指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以后,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
稳定的范围内。分为:
1、真稳定状态:生理惰性被克服,机体需氧量在运动过程中得到满足
2、假稳定状态:每分钟吸氧量达到最高水平,并稳定在这一水平上,
但仍低于需氧量。
五、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1、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在特
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注:适度疲劳有利机能水平不断提高,过度疲劳会使机体发生病理变
化,损伤健康。
2、恢复过程:是指在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功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
到运动前状态的一段功能变化过程。
3、超量恢复:是指运动时所消耗的各种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有水平,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出现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
六、整理活动的生理作用
(1)保证血液的正常回流。
(2)加速体内乳酸的消除,促进机体的恢复过程。
(3)有利于吸氧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偿还运动中的
氧亏。
(4)整理活动中的伸展性,牵张性练习,可以减轻运动引
起的肌肉酸痛和僵硬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