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学 分:4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 52 实践学时:12 主撰人:吴纪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运动生理学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的反应与适应规律,具有初步运用本课程理论与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同时,还应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调节方式
第三节:运动生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 目的要求 ]
了解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掌握三个能量系统特征及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能量统一体的概念;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的特点,学会分析不同强度运动能量代谢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第二节 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第三节 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 肌肉收缩
[目的要求]
了解肌纤维微细结构、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掌握肌肉收缩的原理、肌肉收缩的形式、力学特征以及两类肌纤维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了解肌电图概念及其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肌纤维微细结构
第二节: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第四节: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表现
第五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六节:肌电图及其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目的要求」
了解感受器的生理特征,掌握视觉、听觉、位觉等感觉器官的分析机能;了解神经系统结构基础,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躯体运动调节功能和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二节:神经系统结构基础
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四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五节:脑的高级功能
第四章 激素与运动
[目的要求]
了解内分泌、激素及其作用机制概念,掌握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及其功能,以及应激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分泌概述
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第三节:运动时应激激素分泌及其适应
第五章 血液与运动
[ 目的要求 ]
掌握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浆理化特征和血细胞形态与功能,了解在体育活动影响下血液成分的变化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第二节:血浆成分与理化特征
第三节: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第六章 呼吸与运动
[目的要求]
了解呼吸的概念,掌握肺通气、呼吸气体交换和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功能
第二节:呼吸气体交换和运输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第七章 循环与运动
【目的要求 I
了解心脏的心动周期与泵血过程,掌握评定心泵功能指标、心肌生理特性,以及动脉血压、静脉血流、微循环和心血管功能调节的概念与影响因素,及其运动对循环功能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
第二节:血管生理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运动对循环功能影响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 目的要求 ]
了解肾脏的结构基础,掌握尿液的生成过程、肾脏在维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基础
第二节:尿液的生成
第三节:肾脏在维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第四节: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第九章 运动与免疫
[目的要求]
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及其运动应答和适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第二节 “流动脑”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第三节 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第四节 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
第五节 免疫调理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第十章 肌肉力量
[目的要求]
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力量训练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肌肉力量的检测
第三节 肌肉力量训练
第十一章 有氧运动能力
[ 目的要求 ]
掌握有氧工作能力概念、生理学基础,以及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了解安静时、运动中及运动后恢复期有氧能力的生理变化,及其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吸氧量和氧亏
第二节 有氧工作能力
第三节 有氧耐力的测定法及其评定
第十二章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 目的要求 ]
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生理机制;掌握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第三节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第十三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目的要求]
掌握疲劳的概念、发生机制与判断方法;掌握恢复过程的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第二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第十四章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 目的要求 ]
了解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及其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年龄变化;了解主要运动项目选材的生理学指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 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第三节 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
第十五 章 女子与体育锻炼
[ 目的要求 ]
了解月经周期的概念,月经周期时相划分及生理机制;掌握女性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女子的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
第二节 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
第十六章 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 目的要求 ]
了解衰老的概念,衰老的主要机制,掌握制定老年人健身方案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衰老与老年人
第二节 老年人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
第三节 老年人的健身运动方案
第十七章 环境与运动
[ 目的要求 ]
了解冷、热、水、高原环境,以及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掌握服习概念、生理机制,以及环境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掌握生物节律概念、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
第二节 水环境与运动
第三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
第四节 大气环境与运动
第五节 生物节律
*第十八章 运动强力手段
[ 目的要求 ]
了解强力手段概念、分类,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强力手段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生理学手段
第三节 营养学手段
第四节 药理学手段
*第十九章 兴奋剂与运动
[ 目的要求 ]
了解兴奋剂的概念、种类、主要危害,以及禁止使用兴奋剂的目的与措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使用兴奋剂的危害
第三节 反兴奋剂
*第二十章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 目的要求 ]
了解体适能的概念、组成成分,以及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生理基础与评价方法,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及其要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适能与健康
第二节 运动处方
*第二十一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 目的要求 ]
了解肥胖概念、诊断方法与判定标准,掌握运动对体重、体成分的控制和运动减肥的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肥胖
第二节 运动与体重、体成分控制
第三节 肥胖与运动减肥
*第二十二章 残障人与体育锻炼
[ 目的要求 ]
了解残障概念、分类、分级方法、残障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残障人的康复手段、辅助工具和体育锻炼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残障概念、分类、分级方法
第二节 残障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第三节 残障人的康复手段和辅助工具
第四节 不同种类残障人群的体育锻炼方法
*第二十三章 若干疾病与体育锻炼
[ 目的要求 ]
了解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和发病机理,掌握运动对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作用,学习制定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与高脂血症
第二节 运动与高血压
第三节 运动与糖尿病
四、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绪论 |
2 |
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
4 |
第二章 肌肉收缩 |
8 |
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
8 |
第四章 激素与运动 |
4 |
第五章 血液与运动 |
2 |
第六章 呼吸与运动 |
4 |
第七章 循环与运动 |
6 |
第八章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
2 |
第九章 运动与免疫 |
2 |
第十章 肌肉力量 |
2 |
第十一章 有氧运动能力 |
4 |
第十二章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
4 |
第十三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
4 |
第十四章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
2 |
第十五章 女子与体育锻炼 |
2 |
第十六章 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
2 |
第十七章 环境与运动 *第十八章 运动强力手段 *第十九章 兴奋剂与运动 *第二十章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二十一章 肥胖与体重控制 *第二十二章 残障人与体育锻炼 *第二十三章 若干疾病与体育锻炼 (*指阅读章节) 总 计 |
2
64 学时 |
五、教学建议
1、本课程应以讲授正常人体机能为基础,突出运动时人体机能的反应与适应规律,力求讲解主线明确,理论性和实践性完美结合。
2、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体育教学与训练实际组织教学。
3、重视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体育学科基础课程,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应在学生完成运动解剖学课程学习后开设,并为后续的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本课程与体育技术学科的教学训练密切关联,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
七、考核方法
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课堂讨论、练习、上课考勤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成绩比例:平时30%,考试70%。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主教材:《运动生理学 》邓树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参考书
1.《运动生理学教程》吴纪饶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2.《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制定日期:2011.9